2022年3月11日,14:00-15:30,由上海市数据科技与决策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商务分析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主办的“量化方法与数据分析讲座系列”(Quantitative Methods and Data Analytics Seminar Series,QMDA)第3期在线上如期举行。法国兴业银行中国区管理执委会委员,交易银行部总经理,兼上海分行副行长 --- 王一帆同学(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生)受邀做了主题为“Cryptocurrency ecosystem and its implication to financial market”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王文斌教授和谢天副教授主持。
一帆同学从加密市场的基本概况、加密市场的生态、以及加密货币和现有金融市场的关联三个角度,深入浅出的探讨了加密货币与金融市场之间的关系。在介绍加密市场基本概况时,一帆同学分别从加密货币的产生机制、比特币与区块链之间的历史渊源、加密货币币种与市值粉笔等角度,生动地介绍了加密货币以及所依赖的区块链技术的“前世今生”。
在讲述“加密市场生态”的部分,一帆同学比较了加密市场以及股票市场生态的相似性,并对比了两者在筹资方式上的不同。一帆同学着重介绍了他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邱越老师以及上海财经大学的谢天老师共同撰写的关于分析已实现波动率预测的优化研究(Qiu, Wang, Xie, 2022)一文。在文章中,作者们发现,加密货币市场溢出效应与常规股票市场溢出效应数据上有明显的不同,其中常规股票市场溢出效应更加平稳。其次,加密货币市场溢出效应对因变量的影响力显著地更强一些。这一结论与加密货币市场本身属性相吻合。然而,加密货币市场溢出效应自身的持久性明显弱于常规股票市场溢出效应。造成这一现象有可能是因为加密货币市场投资者相对比常规股票市场投资者,其投资行为的持续性更短。同时,与加密货币市场本身的不完善,不同币种之间资本流通渠道较少,以及相应衍生品不多等原因也有关联。
一帆同学在讲述加密货币种类时的一个观点引起了现场师生的共鸣。他认为,加密货币(Cryptocurrency)本身这个说法是有其误导性的。因为加密货币功能繁多(如下图),可以作为价值的载体,也可以生成智能合约,甚至具备技术推广应用的功能。作为电子货币流通不过是其多个功能的一种,而且这一作用可能会随着世界各大央行的监管介入而逐渐消弱。王一帆同学认为,Cryptocurrency这一名词未来可能会被换成其他更符合其功能的名字,比如Crypto-token。
在最后的“加密货币和现有金融市场的关联”部分,一帆同学介绍了世界各大主要国家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情况,加密交易所的全球监管情况等。一帆同学认为欧美国家对加密货币持更加开放的态度,对去中心化和自由化接受较高,主要的监管方向包括:设定框架、保护投资人,确保科技发展方向等。中国和印度则对加密货币持谨慎态度,其中中国禁止交易(但允许拥有和赠予),而印度则不鼓励大规模交易。
在讲座的最后,一帆同学还针对美国在2022年3月9日发布的《数字资产行政令》进行了解读。结合实际数据可以看出,美国数字资产行政令发布后,加密货币价格短暂猛升,但之后又调整性下调。一帆同学认为,市场信息会随着政策监管产生短期或长期的变化,而加密货币市场自我修复力比较强,不会因为外部事件影响长期走势。
报告的过程中以及报告最后,参与讲座的同学老师都与一帆同学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与讨论。一帆同学所介绍的加密货币市场中的一些独特现象和数据,都是非常值得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进而探明其产生的逻辑和运行的机理。建立学界与业界的交流桥梁,这也是QMDA Seminar设立的初衷。最后,讲座在大家的热烈研讨中圆满结束。